茹公桥,又称苏稽石板平梁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由乐山县“七品皇堂”茹金倡导,怀苏、古市两乡绅商罗仕伦等人出资修建,以连通苏稽三场(苏稽场、沙嘴场、葛老场)。过去苏稽三场被峨眉河相隔,过往行人全靠摆渡或临时便桥,极不方便。而峨眉河属山溪季节河,一遇大雨就暴涨,临时便桥常被冲毁。石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两岸人们的往来,对促进苏稽商贸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感恩,当地父老乡亲便称“茹公桥”。石桥全长93.5米,共17孔,每孔由五个条石拼成,每石规格为5×0.5×0.4米,全由雅石筑建。1917至1990年间有4次被特大洪水冲坏的记录,其中以民国六年(1917)损毁最大,但冲坏的只是桥和梁,桥墩基础仍安然如故。1958年,桥面由五条石加宽至八条石,桥面由原来的2.4米增加至3.4米。茹公桥历经沧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苏稽人的记忆,如今旧貌换新颜,长桥卧波美丽依然。
2025-10-17
2025-10-15
2025-10-15
2025-09-19
2025-09-17
2025-09-16
2025-09-16
2025-09-14
2025-08-20
2025-08-06
本网站所有协议图片及素材均由本公司或版权所有人授权发布,如果您侵犯了该图片素材或素材的知识产权,新华社有权依据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或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标准要求赔偿,且有权不以本网站发布的图片授权价格作为参考标准。
copyright © 2019 www.cicphot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刊登的各种图片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新华影像 | 版权声明
京ICP证010042号 | 京ICP备19040106号-1 | 可信网站认证 |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