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旧大陆的雀形目、鸫科、红尾鸲属约11种鸟类的通称。体长约14-16厘米,因尾红色而得名,经常摆动尾部。习性似鹟。代表物种欧亚红尾鸲和北红尾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善于鸣叫。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以昆虫为食,其中雏鸟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蝗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 红尾鸲在我们秭归的茅坪河流域常见。 该小鸟虽未列入濒危物种,是典型的食虫鸟类,对抑制生态系统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种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是人类农作物和绿色植物的保护者,我们应多加保护。
2025-05-19
2025-05-05
2025-04-14
2025-04-14
2025-02-27
2025-02-26
2025-02-25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06
本网站所有协议图片及素材均由本公司或版权所有人授权发布,如果您侵犯了该图片素材或素材的知识产权,新华社有权依据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或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标准要求赔偿,且有权不以本网站发布的图片授权价格作为参考标准。
copyright © 2019 www.cicphot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刊登的各种图片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京ICP证010042号 | 京ICP备13027514号-1 | 可信网站认证 |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4号 | 网上传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