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保> 重庆南川: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图集ID:CIC258782

重庆南川: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作者:罗川2021-09-16

近年来,南川区供销社利用农资经营服务、废弃农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优势,主动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赋能南川区“无废城市”建设,着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南川区供销社建立了113个废弃农膜回收网点,实现34个乡镇街道回收网点全覆盖,依托“村镇回收+片区转运+区级分拣(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流通体系,深入村社院坝、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回收利用工作,今年截止目前,开展巡回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累计回收废弃农膜237吨,包装物(农用)51吨,回收率达87%。并在全区开展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工作,建设推广示范点4个,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厚地膜面积24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00亩。 南川区供销社将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以及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力度,为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基本信息

CIC258782-294138

存储大小:5.2 mb
最大尺寸:3574x2460
拍摄作者:罗川
拍摄时间:2021-9-15
拍摄地点:重庆市 南川区

近年来,南川区供销社利用农资经营服务、废弃农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优势,主动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赋能南川区“无废城市”建设,着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南川区供销社建立了113个废弃农膜回收网点,实现34个乡镇街道回收网点全覆盖,依托“村镇回收+片区转运+区级分拣(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流通体系,深入村社院坝、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回收利用工作,今年截止目前,开展巡回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累计回收废弃农膜237吨,包装物(农用)51吨,回收率达87%。并在全区开展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工作,建设推广示范点4个,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厚地膜面积24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00亩。 南川区供销社将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以及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力度,为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基本信息

CIC258782-294144

存储大小:5.9 mb
最大尺寸:3805x2664
拍摄作者:罗川
拍摄时间:2021-9-15
拍摄地点:重庆市 南川区

近年来,南川区供销社利用农资经营服务、废弃农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优势,主动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赋能南川区“无废城市”建设,着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南川区供销社建立了113个废弃农膜回收网点,实现34个乡镇街道回收网点全覆盖,依托“村镇回收+片区转运+区级分拣(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流通体系,深入村社院坝、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回收利用工作,今年截止目前,开展巡回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累计回收废弃农膜237吨,包装物(农用)51吨,回收率达87%。并在全区开展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工作,建设推广示范点4个,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厚地膜面积24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00亩。 南川区供销社将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以及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力度,为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美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相似图

版权申明

本网站所有协议图片及素材均由本公司或版权所有人授权发布,如果您侵犯了该图片素材或素材的知识产权,新华社有权依据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或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标准要求赔偿,且有权不以本网站发布的图片授权价格作为参考标准。

copyright © 2019 www.cicphot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刊登的各种图片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新华影像 | 版权声明
京ICP证010042号 | 京ICP备19040106号-1 | 可信网站认证 |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4号

VIP登录 摄影师
登录